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旅游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聚焦“三部曲”】开发一个景区带动一方群众 迪庆“旅游+扶贫”让深山群众走出贫困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8日 17:01:19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网讯(记者 刘娅娟 文 邓斌 图)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三区三州”深贫地区之一,这里有香格里拉的美景,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这片土地上,迪庆走出了“开发一个景区,保护一片森林,带动一方群众”的“旅游+扶贫”模式,加快了脱贫攻坚的步伐。1月23日、24日,云南省旅游革命“三部曲”主题报道团来到迪庆,走访了迪庆旅游扶贫示范村和社区反哺的旅游扶贫模式。

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反哺带动23个村小组100%脱贫

1月24日,云南省旅游革命“三部曲”主题报道采访团来到普达措国家公园,车子停在洛茸村一个藏族院子前,跟随向导的脚步,记者进到院子里,宽敞的院子尽头是村民益西家的新房子,四棵粗壮的柱子立在两层藏式民居的前侧,很是气派。从左边楼梯上二楼进入正厅,藏式木雕装饰着正厅的各个角落,还没来得及落座,益西的父亲就抱着烧火的木材来生火,热情地招待采访团一行人。

“以前的房子是人畜共用,下面关牲畜,上面住人,普达措国家公园成立后,村里人的收入逐渐提高,家家户户都修建了新房子,人畜分开,还有了独立的卫生间。”益西告诉记者,2005年普达措国家公园成立以前,家里的一切开支都得靠父母找松茸、养牦牛的收入来维持。现在,家里人均每年可以获得由普达措国家公园提供的5000元的社区反哺资金,根据普达措国家公园优先录用周边村民的扶持措施,大学毕业后的益西进入到普达措国家公园工作,统筹景区环卫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在洛茸村,像益西一样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工作的村民共有10人,有的当了协警、解说员,有的则当了大巴车司机、护林员。

普达措国家公园办公室副主任李金介绍,洛茸村是普达措国家公园内唯一的村子,也是有名的贫困村。2005年普达措国家公园成立以后,洛茸村被列为公园实施社区反哺一类社区,村民每年可以获得人均5000元反哺金。2005年到2019年末,普达措国家公园在周边两个乡镇的23个村小组实施了社区反哺,涉及村民870多户,共计4000余人,投入社区反哺金累计约1.4亿元。“2005年实行社区反哺至今,23个村小组100%完成脱贫。”李金说。

除了提供社区反哺金和优先录用周边村民外,普达措国家公园还针对接受社区反哺的村民提供了助学奖励金,给予考上大专及以上文凭的大学生每年2000—5000元的奖励金。

“以前过年过节买东西,都要骑马到城里去买。现在,路好走了,大家的经济条件也好了,开着汽车去镇上买东西是常事,很方便。”益西介绍,普达措国家公园成立后,公园还开展了公路硬化、饮水工程等惠民措施促进社区发展,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变好了。

与村民收入一起提升的还有村民的保护意识,今年57岁的都杰从1993年开始做起了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护林员,他见证了公园成立前后村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变化过程。他介绍,以前附近村民打猎、乱砍滥伐严重,不少人靠伐木、捕猎为生,黑熊、藏雪鸡、红酒鸡等野生动物受到严重迫害,公园成立后,大家的收入提高了,加上持续的生态保护宣传,伐木、捕猎的现象渐渐减少。“现在大家都知道,生态环境好了,游客才愿意来,我们的收入也就有了保障。”都杰告诉记者,公园成立以前并不多见的藏雪鸡一到下雪天就跑出来活动,村子和景区真正地融为一体了。

巴拉格宗:生态旅游成为脱贫致富的“造血细胞”

巴拉格宗景区位于香格里拉市尼西乡的巴拉村,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一个藏族部落,被称为高原上的“小江南”。过去巴拉村交通、经济等条件差,随着旅游景区的开发,旅游业的兴起,巴拉村有了走向脱贫致富的“造血细胞”。

老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过去,巴拉村与外界连通的是悬崖峭壁上一道宽不到一米的人马驿道。走出大山的斯那定珠通过不懈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先后累计筹集8.5亿元,在专家考察认为无法形成公路的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了一条宽6.5米、长达58公里的柏油路,使巴拉村到县城的距离从四五天缩短为1个多小时车程,让巴拉村民们圆了走出大山的梦。该公路成为巴拉村通往外界唯一的公路,是附近沿线多个村庄生产生活必需之路,更是巴拉村及附近村庄的“脱贫致富之路”。

通路只是改变巴拉村贫困现状的第一步,2008年巴拉村实现了“三通”,即通电、通路、通讯息,紧随而来的是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村民致富的新路子。巴拉格宗景区的开发建设,使得景区周边3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景区获得了驾驶员、讲解员、协警、餐厅服务员、保洁员和歌舞演员的工作,有了人均近5000元/月的稳定收入,远高出迪庆州当前的最低工资标准。

发展生态旅游业对当地人来说是“造血式”的扶贫,除了吸纳劳动力,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之外,巴拉格宗景区周边不少村民通过承包零星建筑工程,参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出租闲置土地和百年老房子,发展种、养殖业为景区供应生态食材,实现了户均5万元的增收,村民从户均年收入千元飞跃至近十万元,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不仅如此,巴拉格宗景区每年为巴拉村村民提供70万元的反哺资金,截止目前,巴拉村村民直接从景区受益的金额高达三千多万元。

现在,巴拉格宗景区正以更快的速度发生改变,道路修到了海拔4200米的天然佛塔脚下,壮观的雪山尽收眼底,巴拉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三层藏式别墅,用上了移动宽带、卫星电视信号灯,村里的汽车也多了起来。

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优势,巴拉格宗景区采取了“旅游+文化+扶贫”的发展模式,旅游产品也更加多样化,亲子游、采蘑菇、探险游成为高端游客新宠,村民们手里的传统技能又有了新用处。

据了解,自2015年实施脱贫攻坚至2020年8月,迪庆结合全州旅游优势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带动3县(市)、28个贫困乡(镇)、76个贫困村、19557人实现脱贫摘帽。

部分图片由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巴拉格宗景区提供

责编 李舒琪 龚怡丹

审核 马永虎

责任编辑:唐黛玲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