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旅游频道 >> 文旅头条 >> 正文
走近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领略别样的苗族风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2日 11:06:09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网讯(实习记者 田维星 文/图)12月13日-12月17日,云报文旅记者随由云南省旅游摄影协会、云南尚博之旅游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组织的自驾游采风团,走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进行创作采风。

  沿着苗岭山脉蜿蜒前进,翻过一座座大山,便到了贵州黔东南雷山县东北部雷公山北麓的西江千户苗寨。远远望去,整个苗寨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犹如一幅立体巨画。据了解,西江千户苗寨由十几个自然村寨连片而成,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苗族五次大迁徙的聚居地。苗族文化保存完整,是一座露天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

  用美丽回答一切 看西江知天下苗寨

  西江苗寨依山而建,白水河穿寨而过,田园与居住区相映成趣,形成良好的景观结构和风水价值,也佐证了西江人能在此繁衍生息百年的基本条件。冬日里的千户苗寨安静而又祥和,这里的人们慢节奏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站在西岸的观景台上,入眼的便是层层叠叠的青瓦屋顶。那千余户一间间、一幢幢具有苗家特色的吊脚楼,无不在诉说着苗族人民几千年的厚重历史。

  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连绵成片,气势恢宏。形成了最具特色的背靠青山、脚踏玉带、一水环流的美景。“用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表达对千户苗寨的喜欢。

  风雨桥也称得上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由于白水河穿寨而过,所以居住在两岸的苗族民众,日常交流都是通过风雨桥进行。

  苗族文化的原版史书 原生态露天博物馆

  苗族农耕、节日、银饰、歌舞及其遗风古俗在这里世代相传。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都是苗族盛大的节日。听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每逢过节,他们都会聚集在一起,穿着他们的节日盛装,举行各种巡游以及演出,歌舞不断。

  在苗寨,一定要体验下“高山流水”的豪情,“高山流水”既不是风景,也不是乐曲,而是苗家姑娘独特的敬酒方式。苗家姑娘每人手持一个盛酒器,从高往低依次排开,当客人准备好时,便依次倒酒,酒从上而下流入客人口中,形成高山流水。在客人的身后,一排苗家汉子吹着芦笙助兴,别有一番风味。

  来西江千户苗寨,苗族古歌千万不要错过。作为苗寨的文化内涵,苗族古歌一直以来都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而且年轻人基本不会,演唱者全是寨中的老人。如今在寨里,每天在芦笙场旁的风雨亭,按时来都能欣赏到天籁般的苗族古歌。除此之外,在寨子中的广场,每天固定时间还有当地苗族青年表演苗族歌舞节目。

  编辑 章胜秋

  审核 马永虎

责任编辑:唐黛玲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