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旅游频道 >> 文旅头条 >> 正文
楚雄市五举措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9日 18:33:02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网讯 楚雄市文化和旅游局紧扣比拼目标,积极挖掘整理文化遗产资源,精心策划举办文化传承活动,加快推进非遗产业创新发展,有力推动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做好非遗传承人保护工作。楚雄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情况摸底工作,进一步推动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规范传承队伍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传承队伍。目前,楚雄市有市级传承人131名、州级传承人25名、省级传承人6名。同时,完善非遗传承保护硬件设施,在紫溪镇平掌村委会老哨河村建立“彝族毕摩文化传习所”,为传承人日常传习提供活动场所。

  二是加大非遗宣传力度。楚雄市文化和旅游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非遗传承公众号及网站、宣传栏等普及非遗项目知识,让非遗文化走进大众生活;多形式开展非遗文化宣传及非遗展示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加强对非遗保护传承的教育引导,增强文化自信,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关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今年1—11月,在公众号及网站共发送工作动态信息16期。

  三是优化非遗传承方式。楚雄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大过口、树苴等8个乡镇开展了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调查工作,摸清民族民间歌舞音乐传承保护情况及现状;开展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数据库采集,做好代表性的生产歌、祭祀歌、情歌、婚嫁歌、酒歌等20余个曲调的收集保存;对彝族葫芦笙舞、唢呐、阿苏嗻等非遗项目进行挖掘、搜集、录音,录制葫芦笙调134曲,唢呐调38曲,阿苏嗻说唱录音10曲;创新非遗培训和学习交流模式,以授课、研讨交流、技艺展示、活动展演等方式,进一步扩大非遗项目社会影响力。

  四是加强非遗研究创新。楚雄市文化和旅游局将非遗保护与文化建设、旅游发展、民众生活有机融合,支持旅游景区引入彝绣、跳脚、彝族葫芦笙舞、羊皮鼓舞、彝族大三弦舞等传统艺术,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展“斗鸡”“扭扁担”“拔河”等民族民间体育比赛项目,为非遗保护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引导非遗传承人积极参加各类展演活动,开展传承产品创新,增加非遗文创产品知名度。今年1至11月,共开展非遗传承展示活动5次、开展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6期,参与人员达700多人次。

  五是促进非遗产业发展。楚雄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将非遗资源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融入全市旅游活动中,使民族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灵魂,特色旅游成为彰显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培育优秀非遗文化品牌,重点扶持彝绣、特色旅游商品、传统特色饮食、民间文艺团队发展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推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非遗项目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

  楚雄市文化和旅游局 朱正禄、熊新兰 文/图

责任编辑:唐黛玲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